7月31日讯报,即将到来的8月3日,大连梭鱼湾足球场,中超第19轮大连英博对阵青岛海牛,关于比赛门票开售即秒罄引起争议。这场被20万球迷同时在线抢购的比赛,最终让超过七成球迷失望而归。就在这个当口,青岛海牛俱乐部当晚突然发布的一纸声明,让这场本就一票难求的比赛再添波澜。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由于主队票区太过抢手,不少大连本地球迷转而抢购客队票区的座位。青岛海牛俱乐部随即发布声明,将对所有非山东省身份证(非37开头)购买的客队票进行强制退票处理,重新开放购票的资格仅限持有俱乐部年卡或观看过两场以上主场比赛的海牛球迷。这个被球迷戏称为&34退票令&34的举措,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从表面看,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票务调整,但细究之下却折射出当前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诸多痛点。大连球市的火爆有目共睹,英博队近期的三连胜战绩直接点燃了球迷热情,专业足球场的观赛体验更是一票难求。但与此同时,中超联赛在票务管理上的短板也暴露无遗。多数球场并未严格执行分区管理制度,主客队球迷混区的情况早已成为常态。
熊猫体育青岛海牛这次的操作看似强硬,实则也是无奈之举。俱乐部相关负责人私下透露,远征球迷的观赛安全一直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去年某场比赛就曾发生过主队球迷混入客队区引发冲突的事件。但以身份证号作为筛选标准的方式,还是让不少球迷感到简单粗暴。&34难道在山东工作的大连人就不能支持家乡球队了?&34一位在大连工作的山东球迷这样抱怨道。
对比其他赛区的做法,云南玉昆主场实行的&34人脸识别 身份证&34入场制度就显得更为合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让俱乐部不得不采取这种&34一刀切&34的管理方式。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反映出中超在票务管理系统上的不统一和滞后性。
更值得玩味的是,青岛海牛将重售票限定为&34年卡及观看两场以上主场比赛的球迷&34的做法。这实际上是俱乐部在尝试会员制运营的一次探索。在欧美成熟联赛,这种针对核心球迷的差异化服务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国内,这种尝试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这场风波恰逢中超二次转会窗期间,在各俱乐部纷纷官宣引援消息的背景下,青岛海牛的退票声明依然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关注度。这或许说明了一个趋势:如今的球迷不仅关心球队阵容的变化,对现场观赛体验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
资深足球评论员李明指出:&34这次事件其实是个契机。俱乐部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分级会员制度,联赛需要统一票务管理标准,球迷也需要培养分区观赛的自觉性。三方面缺一不可。&34
薇薇观察简评:
眼下,随着中超商业开发的深入,类似矛盾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出现。但每一次冲突都是进步的契机,关键在于各方能否从中汲取经验。毕竟,一个健康的联赛生态,需要的是俱乐部商业利益、球迷现场体验与赛场安全管理三者的动态平衡。这场由一张球票引发的风波,或许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一课。
(PS: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撰文 / 编辑:薇薇观察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上头条 聊热点?
发布声明:以上图文内容基于客观事实快速整理,旨在为体育运动爱好者提供快资讯阅读。若信息或数据存在偏差,欢迎指正,感谢支持,双向奔赴,向往美好生活!